灵接触网 · 事业

论辽代服饰的民族特色

2010-12-21

易起问微信公众号

罗地大窠卷草双雁蹙金乡、罗地凤鹿绣、簇六宝花花绫等,基本上属于团窠或团花图案的范畴。这显然是对唐代团窠和宝花图案的直接继承,受到了唐代晚期丝绸花鸟图案中穿花式纹样的影响。  (二) 辽宋间服饰的融合  与唐相比,辽与宋则处于并存状态,它们之间的交往当然更为频繁,还在边境地区设立榷场①,形成“茶马互市”。宋辽服饰之间的相互融合就是在这样的社会历史背景下展开的。  1、宋朝流行服饰进入辽境  宋朝流行的服饰诸如男子戴的幅巾,女子用以包裹发髻的巾袱,百裥裙,旋裙以及宫廷舞乐者的穿戴等自然会很快传入辽朝。在《契丹国志》一书中的“衣服制度”记载:宋真宗景德中,太常博士王曙,户部员外郎李维往贺国主生辰,还,言国主见汉使疆服衣冠,事已,即幅巾杂蕃骑出射猎矣。从中可知契丹国主受宋使的影响,在外出射猎时也头裹诸如汉人戴的幅巾。在契丹画家胡环所绘《旧歇图》(图二十九)里
跳转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