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具体做法是,集中注意力在从一至十的呼吸次数上,重复多次,以达到“寂无它念”的状态,然后把注意力从数呼吸的次数转到随着一呼一吸的气息运行上。到“止”这一步,是把所有的“秽念”全止住,达到止浮躁杂乱的目的,“观”则是在心境宁静的条件下,控制思想运动的方向,以创造出相应的观念或境界。最后一步“事”则是摄心还念,秽念寂尽,其心无想,谓之“净”也,这一步,则完全属于佛教范围了。
心理学范畴的冥想,是近年来兴起的一门学科,它的理论基础是,潜意识理论,集体无意识(集体潜意识)理论,超意识理论。潜意识常被人称作主观心理,它可以通过直觉,感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