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知道正月十五是元宵节,农历七月十五是鬼节,但大部分人都不知道元宵节是上元,鬼节是中元,今天则是下元。
每年的农历十月十五为中国的传统节日——下元节,即水官旸谷帝君解厄之辰,他总管九江四渎、三河五海、十二溪真圣神君,掌管死魂鬼神之籍,记录众生功过之条。因此下元节也叫下元诞、下元水官节。
下元节的来历
下元节来源于道教。在道教中有所谓上元、中元、下元“三元”的说法,到魏晋南北朝时,道教又将“三元”与“三官”联系起来,认为“三元”是“三官”的别称,即天官、地官、水官。
三官大帝被分别对应于尧、舜、禹,下元水官也就是因治水而闻名的大禹王。
三官的诞生日又分别为农历的正月十五、七月十五、十月十五,因此这三天被称为"上元节"、"中元节"、"下元节"。
下元节的习俗
《中华风俗志》有记载:“十月望为下元节,俗传水宫解厄之辰,亦有持斋诵经者。”
在这一天,道观要做道场,民间则会祭祀亡灵,并祈求下元水官排忧解难。
此外,有些地方还有民间工匠祭炉神的习俗,炉神就是太上老君,大概源于道教用炉炼丹。
在湖南等地方,在下元节前后还要普遍举行迎神赛会。
除此之外,一些地方还会进行“水色”等户外活动,一般是扎彩船,在河中巡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