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分时节如何养生增运?
易起问微信公众号
秋分是表征季节变化的节气。按农历来讲,“立秋”是秋季的开始,到“霜降”为秋季终止,而“秋分”正好是从立秋到霜降90天的一半。秋分这天,太阳位于黄经180度,阳光几乎直射赤道,昼夜几乎等长。
秋分后太阳直射的位置移至南半球,北半球得到的太阳辐射越来越少,而地面散失的热量却较多,气温降低的速度明显加快。农谚说:“一场秋雨一场寒”,“白露秋分夜,一夜冷一夜”。“八月雁门开,雁儿脚下带霜来”,东北地区降温早的年分,秋分见霜已不足为奇。
从秋分这一天起,气候主要呈现三大特点:阳光直射的位置继续由赤道向南半球推移,北半球昼短夜长的现象将越来越明显,白天逐渐变短,黑夜变长(直至冬至日达到黑夜最长,白天最短);昼夜温差逐渐加大,幅度将高于10℃以上;气温逐日下降,一天比一天冷,逐渐步入深秋季节。南半球的情况则正好相反。
一、秋分祭月祈福正当时
鲜为人知的是,秋分曾是传统的“祭月节”。现在的中秋节则是由传统的“祭月节”而来。据考证,最初“祭月节”是定在“秋分”这一天,不过由于这一天在农历八月里的日子每年不同,不一定有满月。而祭月无月则会大煞风景。因此,后来就将“祭月节”由“秋分”调至中秋。
据史书记载,早在周朝,帝王就有春分祭日、夏至祭地、秋分祭月、冬至祭天的习俗。其祭祀的场所称为日坛、地坛、月坛、天坛。分设在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北京的月坛就是明清皇帝祭月的地方。《礼记》载:“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朝日之朝,夕月之夕。”这里的夕月之夕,指的正是夜晚祭祀月亮。这种风俗不仅为宫廷及上层贵族所奉行,随着社会的发展,也逐渐影响到民间。
二、秋分时节宜养脾胃
中医认为,我们吃的饮食进入胃里,胃将精华先输送到脾,其气向上就滋养了肺。五脏六腑,所以能够进行正常的生理功能,其来源都是由于胃所供应的水谷精微所产生的动力。这就是胃为"水谷之海"。

顺历
每日宜忌,生肖星座,运势抢先知!关注顺历,每日顺利!立即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