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接触网 · 佛学

你知道月亮与佛教的关系吗?

2015-12-27

易起问微信公众号

月亮和佛教有着密切的关系,从佛陀时代到如今,月亮都是人们心目中的重要事物。


佛教经常用月亮来表达赞美和警示无常


《瑜伽焰口施食仪轨》中说:“金乌似箭,玉兔如梭”。


金乌指代的是太阳,玉兔指代的是月亮,通过这两句话来告诉我们,生命无常如开弓之箭,织机之梭,要精进不放逸。


佛教还用月亮来赞美佛陀,如“佛面犹如净满月,亦如千日放光明,圆光普照于十方,喜舍慈悲皆具足。


赵朴初为弘一法师题诗,也用月亮来赞美:“深悲早现茶花女,胜愿终成苦行僧。无数奇珍供世眼,一轮明月耀天心”。



佛教根据月圆月缺来精进办道


白月、黑月是古印度历法中的概念。白月即指从新月至满月期间,古印度人称之为“白月一日至白月十五日”,而黑月一日至十五日是指满月后至新月前期间,称为“黑月一日至十五日”。


半月诵戒是佛教的传统,沿袭至今,诵戒有着积极的作用。结合八字精准分析你的未来运势和巅峰低估,助你把握自己的命运。


初一和十五在中国老百姓心目中也是个重要的日子,佛教的斋日也包括初一和十五,古圣人也建议人们在月圆时收敛身心,松驰身心,人们最好在月圆时把心收回来并且守持斋戒。



借助月亮的殊胜来讲法


月在佛教中被用来比喻人的自性,因为自性本来清净圆满,皎洁如明月,一旦自性被迷惑,就犹如月被事物遮盖一样。


《佛说月喻经》是施护法师翻译,其中佛陀就借助月亮的殊胜来讲法。


“如世所见,皎月圆满,行于虚空,清净无碍……今我所说,犹月行空,清净无碍,譬明眼人,涉履诸险,离诸疑惧。”


这里指明出家人如何与信众相处,应该具足威仪,保持初发心出家的状态,具足惭愧,不论是身体还是心念都不散乱。


借用月亮来比喻,月亮虽然在空中运行,但不留痕迹,和“百花丛中过,片叶不沾身”是一个道理。


出家人也应该是这样,虽然身处世俗去度化众生,但不要被世俗所污染,应该如月亮一般清净无碍。


《华严经》中有一首偈语:“菩萨清凉月,常游毕竟空;众生心垢净,菩提月现前。


意思是说:菩萨像是天上的月亮,高高挂在毕竟空上,众生心湖里的水,如果清净没尘垢的话,菩提月光就会映现了。如果众生的心地不清净,人品污秽,光明就不会显现,佛性就不会现前。


“标月指”是佛教著名的一个词汇。标,表之意。指,示月之指,称为标月指,即指佛所说之诸法,亦即八万四千法门、五千余卷之经文。


就是说,一个人用手指向月亮,应当看到“手指”指向的“月亮”,而非“手指”本身。


《楞伽经》卷四说:“如愚见指月,观指不观月;计着名字者,不见我真实。


愚人只看到指头,而看不到月亮。

查看全文(1/2)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