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接触网 · 健康

人老先老脚,防衰老还需多泡脚 | 乾隆十大养生秘法

2016-01-21

易起问微信公众号

文|灵机文化特约老师 路新宇


“乾隆养生十大秘法”简单有效流传至今,我们已经介绍了十大秘法中的“齿常叩”“津常咽”(◀点击即可阅读)“耳常弹”(◀点击即可阅读)“鼻常揉”(◀点击即可阅读),今天,我们继续推送十大秘法中的第五法“足常摩”。


五、足常摩——人老先老脚


人的脚底分布有五脏、六腑等重要脏器的反射区,通过按摩脚底,可以了解、调节相应脏腑的功能。


肝经、肾经、脾经的起点,胆经、膀胱经、胃经的终点都在脚趾或在足底,牵一发而动全身,古话说:人老先老脚。


人年岁大了,腿脚还利落,说明身体好!如果走路,腿抬不起来,脚步蹒跚,代表脏腑功能下降,身体已经走向衰老了。


通过保养脚部,既可以探查身体隐患,又可以调理脏腑功能


▼擦“涌泉穴”


“涌泉穴”位于足前部凹陷处,第2、3趾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三分之一处,每日泡脚后,以手掌外侧的小鱼际往复轻擦“涌泉穴”,每侧5分钟,以产生温热感为宜。


▼捏揉跟腱


跟腱两侧循行着肾经和膀胱经,此二经在跟腱部位有几个堵塞点,每日泡脚后,可由下至上捏至腿肚跟腱隐没处,捏揉时间为5分钟/侧,手法与清除心经“蝴蝶袖”类似,拇食指点住一处,捻揉三下,再依次向上。


初次捏揉要有心理准备,跟腱在下面(大钟穴、昆仑穴)的起点处很痛,上面较酸,坚持数日酸痛感可消失,跟腱会变软有弹性。


▼点按地筋


将脚底面向自己,把脚趾向上翻起,会发现一条硬筋,从脚底浮现出来。这根筋的软硬反应肝脏的状态,痛甚、过硬、无弹性,说明肝气不舒,常有烦躁、易怒等情况。


有些人可能找不到它,按揉时感觉这根筋软弱无力,塌陷不起,这代表肝气不足,需要补益肝血。这根筋按揉起来很痛,可是有趣的是不会影响你白天走路。每日泡脚后,用拇指从上至下点按此筋,在疼痛处多按揉几下,每天五分钟,坚持一周这条筋会变软、有弹性,疼痛消失,随之而来的是舒畅的情绪。


相关知识延伸


▼脚面的常用穴位


通常足疗时,技师们提供的服务多是刺激足底反射区。


在足面上分布有肝经的“太冲穴”,胆经的“临泣穴”,肾经的“照海穴”、“水泉穴”、“大钟穴”,膀胱经的“昆仑穴”,脾经的“太白穴”、“公孙穴”,胃经的“内庭穴”等。

这些穴位位置容易找、疏理手法简单、自我感觉强烈,更重要的是对身体的作用很大,希望朋友们每天坚持探查,每日自己给身体做保健。

查看全文(1/2)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