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接触网 · 事业

谈谈蒙古族的族称族源

2010-12-21

易起问微信公众号

  蒙古族的族称,是根据蒙古族的自称“mongol”得名。见载于《旧唐书》记为“蒙兀室韦”,又见于《契丹国志》记为“蒙古里”。此外,还有各种不同记音见于各史籍中。元代以后,固定记为“蒙古”。其意为“永恒之火”。  从13世纪起,蒙古族由部落名称变成了民族的名称。蒙古族形成以前,有部落近30个,最著者有孛儿只什、札只剌、泰赤乌、弘吉剌等部。此外,还有如蔑儿乞、塔塔儿、克烈、乃蛮、斡亦剌等部落。各部落之间,经常发生战争。成吉思汗在1206年建立蒙古汗国,消除了北方草原长期存在的部落割据混战状态,促进了彼此间的往来和联系。以蒙古部落为核心,共同使用蒙古语言,使各有名号的部落,逐渐形成统一的蒙古民族共同体。  关于蒙古族的族源问题,目前,主要有匈奴说、突厥说、吐蕃说、东胡鲜卑说等。  1. 匈奴说。代表者
跳转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