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有没有标点符号2011-11-13易起问微信公众号 +加关注 覆背者,有珠围者。”清人罗汝怀解释说:“围即当今之圈,是唐人已有圈点之法而宋人则盛行矣。”(《绿漪草堂文集》卷16)这说明“读”在很早的时候就有符号来表示,而“句”在唐朝以前并没有与之相对应的专用符号。唐朝以后,我国的通俗读物开始普遍地运用“。”作为句号。 依据现有的文献材料来看,我国句读符号使用规范的确立,应该是在宋朝。宋朝人岳珂在《九经三传沿革例》中说:“监蜀诸本皆无句读,惟建本始仿馆阁校书或从旁加圈点,开卷了然,于学者为便。然亦但句读经文而已。惟蜀中字本与兴国本并点注文,益为周尽。”宋朝学者毛晃在其《增韵》中也说:“今秘省校书式,凡句绝则点于字之旁,读分则微点于字之中间。”“、”和&ld 上一页 下一页 56789 跳转到页 有什么困惑,众大师为你排忧解难!分享到:收藏空间微博腾讯易信微信人人QQ更多上一篇:百年前的茶话会规则下一篇:腊八节的由来顺历每日宜忌,生肖星座,运势抢先知!关注顺历,每日顺利!立即关注 立即關注 相关文章中国民间使用筷子的忌讳 清明出游须注意的事项清明吃鸡蛋为求子美食名字中的中国文化独家:名字中存在的杀手
覆背者,有珠围者。”清人罗汝怀解释说:“围即当今之圈,是唐人已有圈点之法而宋人则盛行矣。”(《绿漪草堂文集》卷16)这说明“读”在很早的时候就有符号来表示,而“句”在唐朝以前并没有与之相对应的专用符号。唐朝以后,我国的通俗读物开始普遍地运用“。”作为句号。 依据现有的文献材料来看,我国句读符号使用规范的确立,应该是在宋朝。宋朝人岳珂在《九经三传沿革例》中说:“监蜀诸本皆无句读,惟建本始仿馆阁校书或从旁加圈点,开卷了然,于学者为便。然亦但句读经文而已。惟蜀中字本与兴国本并点注文,益为周尽。”宋朝学者毛晃在其《增韵》中也说:“今秘省校书式,凡句绝则点于字之旁,读分则微点于字之中间。”“、”和&l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