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模式
长期23点以后睡,小心这7个地方先坏!补再多觉都没用

尽管近年来熬夜猝死的新闻屡见不鲜,但依旧无法阻挡年轻人习惯于熬夜的步伐。


加班、学习、娱乐、失眠......不睡的理由各不相同,但一个不争的事实是,熬夜已成为国人生活 “新常态”。



2015年,《全球睡眠报告》显示,中国人每天上床睡觉的时间为0点32分。夜晚成为不少年轻人难得的休闲放松时段。


虽然0点以后才算深夜,但从内分泌角度来说,23点后睡觉就算熬夜。


长期熬夜的7重风险


1、皮肤受损



皮肤在22点~23点进入保养状态,长时间熬夜,人的内分泌和神经系统就会失调,使皮肤干燥、弹性差、晦暗无光,出现暗疮、粉刺等。


2、超重肥胖



人在睡觉时,身体会分泌一种叫做“瘦体素”的物质。长期熬夜会影响瘦体素分泌,不利于脂肪分解。


3、记忆力下降



熬夜者的交感神经在夜晚保持兴奋,到了白天就会变得疲惫,从而出现头昏脑涨、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等状况。时间长了,还会出现神经衰弱、失眠等问题。


4、心脏病风险高



长期黑白颠倒的人,不仅脾气会变坏,内脏也得不到及时调整,使心脏病的患病几率升高。


5、肠胃危机



人的胃黏膜上皮细胞平均2~3天就要更新一次,且一般是在夜间进行。如夜间进餐,胃肠道得不到休息,会影响其修复。


同时,夜宵长时间停滞在胃中,促使胃液不正常分泌,对胃黏膜造成刺激,久而久之,易导致胃黏膜糜烂、溃疡。


6、肝脏受损



23点至次日3点,是肝脏最佳排毒时段,如肝脏得不到休息,会引起肝脏血流相对不足,已受损的肝细胞难以修复并加剧恶化。


肝脏是人体最大的代谢器官,肝脏受到损伤,全身健康都将受到威胁。


7、增加患癌风险



机体免疫因子多在睡觉时形成,长时间熬夜会导致免疫力降低,出现疲劳、精神不振,易感冒、易过敏也会不期而至。


免疫力是人体对抗癌症的天然屏障,免疫力降低会使癌症发病率升高。多项研究证实,熬夜与乳腺癌、结肠癌等疾病风险的提升存在紧密联系。

转到
12
手机灵接触网>新年首页>新年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