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接触网 · 中医

深入探讨中医理念,如何治疗糖尿病?

2017-01-12

易起问微信公众号

文/睇相王



现今社会越来越多人患上了糖尿病。虽然很多糖尿病是属于遗传,但更多糖尿病人是因为人们疲于生活,缺少运动,饮食不当。或者过食肥甘厚味,暴饮暴食,食坏了脾胃而引致的。


我们在年轻的时候,脾胃功能强盛,就算食多了也能很快消化吸收。年纪大了,脾胃功能转弱了,再吃太多就会食坏脾胃。


我们不能轻视糖尿病,糖尿病会损害人体很多脏腑,会引致很多并发症。例如:血糖长期浓度高黏,就会引致血管壁硬化,血管阻塞,影响各器官的供血。


若影响了脑血管,就容易中风或脑退化痴呆、脑萎缩。影响心脏,会引致心脏病和心脏血管闭塞。影响肾脏,可引致肾功能衰竭,要洗肾求活。影响视网膜,会引致失明。


影响下肢动脉逐渐狭窄而严重供血不足,可导致下肢肢端坏死,要截肢。影响皮肤的供血,可引致皮肤损伤难愈合,或慢性溃疡。还可影响周围神经的供血和病变……等等。


所以,患糖尿病会严重影响生命的整体健康,和日常生活的质素。



中医剖析糖尿病的病因


大家都知道,糖尿病属于慢性疾病。中医认为,大凡久病(慢性病)必虚。糖尿病根据其症状「三多一少」(喝多、食多、小便多,人的身体却消瘦了),是身体的肺脏、脾脏、肾脏功能出现了问题。


人体分为三焦:肺脏属于上焦,脾脏属于中焦,肾脏属于下焦。中医称糖尿病为消渴病,消渴病分3种类型:上消,中消,下消。


上消属于脾胃长期食积化热,上火犯肺,耗伤肺阴。中消属于脾胃受寒湿所困,不能健运身体的各种物质而出现功能代谢的混乱。下消是因为下焦之火衰微,不能温助脾胃令脾胃困湿所致。


虽然,消渴病有上中下三消之分,其实都是本虚标实,在治则上都是以固本培元,扶正祛邪的手法治疗。


查看全文(1/2)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