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接触网 · 健康

明日末伏 | 养生治病,抓住最后这十天!

2016-08-10

易起问微信公众号

看完文章别走,底部有福利喔~


明日入末伏,阵雨添秋凉

末伏:8月16日~8月25日


今年加长版的中伏,即将画上句号,把暑天最后的余热转交给末伏。


末伏俗称“秋老虎”,早晚比较凉爽,白天仍旧热浪袭人。在预防“秋燥”的同时,还要抓住今年最后一次“养阳”的时机了。


“秋燥”要特别注意补水,避免出现感冒、口干、咳嗽,心烦不宁、坐卧不安等症状...


“养阳”贴三伏贴的,记得明天要去贴末伏贴。没空或者忘记的,可以“晒太阳”,超简单的对不对~


1. 热感冒

——按“足三里”强身败火



末伏天气干燥,早晚渐凉,容易热伤风。从中医角度看,这是因为伏天机体能量消耗大,人体免疫力下降所致。


不少人头伏、中伏都没有被暑热击倒,但末伏时却撑不住了,主要和前段时间抵抗力透支过多,近期疏于保健有关。


中医支招:“足三里”是强身健体、养胃败火的黄金穴。


位置:该穴位于外膝眼直下四横指处。



方法:手握成拳,以食指第一指节的背面作为着力点,或者手自然展开,以拇指腹作为着力点,在选定的穴位上绕圈按揉。每个穴位按摩3-5分钟。


2. 咽干咳嗽

——按“太渊穴”止咳化痰


中医支招:“太渊穴”止咳化痰,通调血脉。对于喉咙发干、咳嗽、咽喉肿痛等有治疗作用。


位置:人体外腕掌侧横纹凹陷处。



方法:用拇指尖端,垂直用力,向下按压该穴位,按而揉之,然后缓慢屈伸活动右手腕关节,让刺激充分达到肌肉组织的深层,产生酸、麻、胀、痛、热和走窜等感觉,持续20~30秒后,渐渐放松,再轻揉局部,如此反复操作。

查看全文(1/2)
相关文章